嬰兒觀察與心理治療的距離

什麼是嬰兒觀察? 為何嬰兒觀察可以養成心理師的治療態度?

嬰兒觀察顧名思義是在觀察嬰幼兒發展時的家庭互動所帶來的心智影響。觀察者既是主動也是被動,主動去案家使觀察被發生,但也被動的觀察正在發生的情景,以一種臨在、不主動介入和專注的態度在「參與觀察」中保持思考。

正如在會談室中的心理師也必須找到一個作為參與者同時是觀察都所需的三角空間,觀察員體驗母親和嬰兒「找到彼此」的過程中不能被強迫,而心理師也常必須和各種不確定及焦慮相處,並在長時間的陪伴歷程中,漸漸找到和個案相處的方式。

因此透過嬰兒觀察的概念,來思考及學習在臨床工作中,面對強烈情緒投射時,耐受痛苦而不付諸行動的重要性。


課程學習重點:

講師簡介:

吳麗琴 博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博士

麗琴心理諮商所 所長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暨國際精神分析學會(IPA) 分析師候選人

共同譯作:《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父母與嬰幼兒的心理治療實錄》


課程資訊:

(1)精神醫療、精神護理、心理、諮商、臨床、輔導教師、社工師等,與以上相關科系學生報名

(2)桃園市諮商心理師公會會員。

(1)800元/人

(2)桃園市諮商心理師公會會員 300元/人


*備註:本課程僅提供諮商心理師繼續教育 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