晤談是如何進行?晤談和聊天有什麼不同?

發佈日期:9/23, 2023

撰文者:林怡秀 諮商心理師

和來訪者初次晤談時,我會花很多時間和來訪者討論這個議題,「諮詢是什麼?諮詢和聊天有什麼不同?」,你知道的,很多的關係破裂,是因為雙方的期待不同。所以在諮詢初期建立諮詢架構、理解諮詢歷程、設定合理的目標與期待,是多重要!

我會用以下溝通諮詢內涵:

一、 服務宗旨:心理諮詢是一個協助您自我了解與探索的歷程。透過不斷「自我了解」與「探索」的「過程」,為「問題」找出「較佳」的「解決方法」,同時也願意「自我改變」與「成長」。

二、 諮詢關係:心理諮詢是以一種「合作」關係進行,您是諮詢過程中的「主角」,「有權」「選擇」「問題」處理的「優先順序」、「處理方式」以及「談話的深度」,但您「真誠」以及「開放」的態度是成功的諮詢過程中一個重要因素。


在面對面晤談時,我會將上面這段花10-20分鐘解釋,將每一個「」引號內,看起來很像「廢話」的詞,以實際晤談中會發生的狀況和經驗,來討論每個的意涵,聽見來訪者的疑問,一起討論。當然,這個動作的目的是提供一個對來訪者有幫助的有共識基礎。


❀「自我了解」與「探索」:
心理學是理解人的行為的一門科學,我會說,它像是人的「使用說明書」,當我們因為探索了說明書的內容,將會讓我們更理解運作、更有效率地更安適地與自己共處。

❀「過程」
這需要經過一段歷程,雖然我是短期諮詢師,我也期待能在一次諮詢內有所推進,但是實務上來說,一個議題能在一次就梳理地清晰明辨,確實有點障礙,請給予你和我多一點點時間,讓我們共同經歷一段「過程」。每個諮詢師對於過程的定義不同,對我來說,單一議題可能需要4-8次來探索,也許探索完一個議題,覺察有其他議題交纏其中,那就是下一個議題的開始,但也許一個議題結束後,你就擁有足夠的能力與動力,靠著自己的力量往前走了,那也很好。我的一個執業信念是「我們的相見,就是為了永遠不見」,有著一期一會的浪漫,也有著我對人性潛能的信心。

❀「問題」
問題是問題,你不是問題,請把問題和你個人分開看。你有感情議題,那可能是你和對方的溝通方式?可能是你們的三觀差異?可能是你們對未來的期待不同?很多可能,但不代理是「你」本人的問題。但是,這個議題必然是困擾著你,甚至影響到你的日常生活的,它才會成為「問題」,需要處理。意思是,很多議題,是「別人」覺得你有問題,但「你自己」不覺得困擾,那這個議題,其實不需要討論;反之,有些議題別人覺得「你幹嘛想那麼多」、「不要想了啦」,但卻確實影響著你的心情,常常縈繞心頭,甚至晚上會睡不好,那就是一個該提出來探索的議題了。

❀「較佳」的「解決方法」
「較佳」的意思是,「量身定做」及「可能有更佳」的因應方式。很多來訪者會有疑問,心理科普隨處可及,我也可從中得到正能量,何必諮詢?當然,若閱讀科普就能得到正能量而有所調整,衷心的恭喜你!:)只是有時候事情會有點難解,科普知識好像那麼到位好使,那就是諮詢師的功能了,與你共同探索過去經驗,找到此時此刻「可能」較適合你的調整方式,我們一起前行,將這個方法帶回日常生活中,嘗試、感受、辨識、修正,再重新設定,以期達到量身定做(意思是做起來不需多大費力、可實際執行)的行動依據。

❀「自我改變」與「成長」
諮詢過程肯定是期待有所改變的,改變的可能是行為、生活模式,或是就是心態微微微微調整。而改變不一定是舒適的,我們總說「跨出舒適圈」的過程總會有些兒「波動」和「痛苦」,但要明白,理解你的諮詢師,會將這個「波動」和「痛苦」設定在「超出你的舒適圈一點點」的狀態,也就是說,諮詢過程中略感受不同,是正常的,但若覺得「痛苦難耐」,請務必和諮詢師討論你的感受,也許是諮詢狀態需做有些調整。請注意,諮詢過程中,你是主角,你有權決定「問題」處理的「優先順序」、「處理方式」以及「談話的深度」,這個就後面再說了。諮詢的目的是追求成長,不是追求往苦被鑽。

❀「合作」
意思是,我們是一起前進的,我不是老師,不是教練,我和你不是上對下的關係,你是你生命的主人,諮詢師是心理工作的專業,只協助你梳理你的生命歷程,但沒有人比你更了解你。所以,我們的關係是平等的,一起合作往前走的。

❀「主角」
這個部份上述已經闡明了,你是你生命的主角,諮詢師提供心理工作的專業協助你探索生命。

❀「有權」「選擇」
延續上述,但先用「反例」來說明可能更好理解。有些來訪者會設定諮詢師是提供「解答」的人,我只是依著解答做,就會有康莊太平之路。如果真的如此順利就好!但實務上,來訪者的主動性非常決定諮詢效能,因為,唯有來訪者內在、核心、潛意識,認定的「問題」找到了前進的方案,來訪者(也就是你)才會覺得諮詢是有效的。

❀「優先順序」
續上述,也就是,必須要由「你」來決定,你要談什麼議題,才會真正解決到你的問題。實務上,很多議題是交錯複複雜的,談工作上的無動力,可能會牽扯到感情問題或原生家庭議題,這都是很正常的,但我們可以從某一個角度切入,「職場人際」、「感情議題中的未來規劃」、「原生家庭養成性格的影響」等等,都可以選擇切入點,重點是,你覺得哪個切入點最可能是你的困擾?

❀「處理方式」
每個諮詢師會依各心理取向而有不同的處理方式,但你永遠有權利面對諮詢師對你的提問、探索、甚至是提出請你做的回家作業,有所回應,即使是「這作業太難了」、「我好忙沒空寫」等等都是很重要的回應,諮詢師會接受到你的真實訊息,而有所調整諮詢計畫。任何回應,都是有意義的好回應。

❀「談話的深度」
這裡用個直白的例子說明深度的意思,例如,談論感情或兩性議題,諮詢師常會很直接地詢問性關係,因為假定感情和性在成人世界中的關連性,但此時也許你我(來訪者和諮詢師)關係建立還不夠穩固,你會有所擔心(任何擔心都是可能的),不知是否該直白地說出來,沒關係,那就請你說「我還沒想好」、「我還不想說」、「我不知道要怎麼說」、「我覺得說出來很彆扭」之類的,這些都是「真誠」、「開放」的回應,這對諮詢師對議題處理的判斷才會有較好的評估,也才能擬定較佳的協助計劃。

❀「真誠」以及「開放」
我們在諮詢關係之外,常需要應付許多人際關係,有時候不得不帶面具或有些場面話,但這些習慣對於諮詢效能來說是無益的,寧願你「直接說不想談」,也不要說「謊話」或「避重就輕」,也請給自已一個機會,安心地誠實面對自己,也許這也是諮詢有效果的方式之一呢!

能對諮詢實際進行的方式和可能達成的改變,有了合理的期待,讓我們有了施力點,知道可以往哪裡走,更有底氣地跨步向前!

你可能會有點擔心,不知道將會面對什麼旅程?給自己一些勇氣,我們一起,慢慢走,好好看,細細說,緩緩感受生命的變化和質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