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自我成長與行為改變
「又哭了?哭有什麼用?」 如果你從小聽這句話聽到大,這篇文章是寫給你的
「親愛的,逃避沒有不好 與其被愛拖累,還不如單獨去飛」——A-Lin《逃避沒有不好》
看完國光劇團的新戲《精衛》,我心裡有一種很深的感覺——這不只是演一個歷史人物,而是在問我們:有沒有什麼事,是你一直想說,卻從來不敢說出口的?
「今晚要吃什麼?」 「太多了我選不出來,每家看起來都好吃又怕踩雷……」 「這件衣服好像不錯,先結帳好了。」 三分鐘後,滑到另一家同款、價格便宜一半——內心瞬間
當「立即擁有」成為新毒品,當「等待」變成瀕危能力,你的耐心還撐得住嗎?
「你MBTI測出來是i還是e?」咖啡廳裡,兩個初次見面的年輕人正用手機互相炫耀人格雷達圖,彷彿那16型人格代碼是某種靈魂掃描器,能預測一段關係的所有可能性(或災難)。
「晚餐吃什麼?」「隨便。」 「週末想去哪?」「你決定就好。」 這些對話是否熟悉得令人心驚?
李依心 尼思湖小編
「我在工作能力上就是比不過別人,我不夠有才華,我知道。」 「小時候我常聽到我媽說,你不配用好東西,我明明知道我受她的影響,又會無法克制地覺得我不值得擁有幸福。」
生活中總是各種忙碌,許多需要完成的事並未完成時,又有新的待辦事項等著處理。總感覺不斷地被自己或他人鞭策著要做的更多、做得更好。任由各種執念與要求圍繞,如同陀螺般暈頭轉向的打轉著,忽略了「自己」才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