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家專欄
在台灣,心理諮商是個才正要被大眾理解、處於過渡期的領域,要從過去因陌生而可能有的刻板印象中,嘗試跨越到「心理諮商是一種資源,目的在於幫助個人身心健康平衡」的階段;現今,心理諮商的重點在於陪伴來談者梳理
問這個問題的爸爸媽媽想必是很擔心你的孩子吧! 也真的是對於孩子的問題感到束手無策了才會想要帶孩子來諮商。
諮商到底要進行幾次,是很多民眾預約諮商時很關心的部份,這個問題牽涉的範圍其實很廣,也很個人化,例如問題的複雜程度、個人需求和目標、諮商師的治療方法和風格,以及個人的意願和時間等。因此,沒有一個固定的答
伴侶諮商透過專業助人者的協助,增進伴侶對於關係互動模式的理解,進而改善或改變關係互動方式,伴侶可在更加瞭解關係處境後,做出相對應的選擇。
在預約心理諮商後,也許你心裡有許多心事,希望有個人能聽你傾訴。也許你已經開始對自己的內在狀態產生了一些困惑,希望有個人能與你談談,讓那些一再反覆發生的事情可以找到一個出口。
關於上面這個提問,首先有一點需要澄清的是,在台灣並沒有「心理醫師」這個職業;而經過國家核發執業證照,於法律規範中,可進行心理評估與治療的職業主要為「精神科/身心科醫師」、「諮商心理師」以及「臨床心理師
我要怎麼選擇心理師,及判斷心理師適不適合我呢? 如果諮商後感覺不適合我,可以怎麼做?
恭喜尼思湖心理諮商所通過「通訊諮商」服務囉!!! 「什麼是通訊諮商?」、「通訊諮商跟實體(面對面)諮商差在哪?」、「我可以使用通訊諮商嗎?」……
當情緒極度焦慮、恐慌,甚至已經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而心急如焚時,會急著想讓自己狀態平穩下來,於是有些來談者就想是不是接受越多心理師的協助,就能讓自己快一點好起來。然而,由於心理諮商不同於一般的社交談話與
2020年即將來臨,面對新的一年, 也許不用急著許下新年新目標、新決定,而是可以從想問題開始~
正常人體對於痛的第一個反應是趨避、逃離的,但世界上有一些人卻反其道而行,想要痛的感覺, 自傷行為對他們的意義何在?他們想說什麼?
電影《練習曲》描述一位聽障男大生於畢業前夕,獨自揹著大吉他和簡單行囊以單車環島,在旅程中與他人和自己相遇的故事。整部電影在出走與歸返、孤獨與相伴間來來回回,而所有旅程最終仍是回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