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淚,那麼沒有用嗎?

分享到

 

李依心 諮商心理師

 

老實說,其實我是個愛哭鬼。

從小到大,最常聽到的話就是:「哭有什麼用?」彷彿眼淚必須證明自己的價值,才配得上從眼眶流下。

但隨著長大,我逐漸明白有些時候,我就需要這個看似沒用的眼淚。有些失落、委屈、憤怒,混雜著,逐漸成為難以言喻的什麼。而眼淚,是表達這些情緒的語言,一種肢體語言,一種我與我自己情緒溝通的方式。

 

我們總是被教導要「有用」。工作要有用,時間要有用,連難過都要有用——最好能立刻轉化為動力,變成改變現狀的燃料。可是情緒不是工具,它只是存在。就像心跳不是為了什麼目的而跳動,它只是生命的節拍。

眼淚也是。

 

當世界以它的方式運轉,而你暫時跟不上節奏時,眼淚說:「沒關係,我陪你慢一點。」當所有的話語都顯得蒼白,當「加油」、「想開點」都成為額外的負擔時,眼淚不說什麼大道理,它只是靜靜地承認:是的,你真的感到難受了。

這是一種誠實。對自己的誠實。

 

我曾經也想訓練自己不哭,像是要培養某種超能力一樣。但後來我發現,不允許自己哭,就像是不允許自己呼吸一樣不自然。那些被壓抑的情緒不會消失,它們只是換個方式出現——也許是失眠,也許是莫名的煩躁,也許是對身邊人的不耐煩。

眼淚其實是溫柔的。它不會對任何人造成傷害,不會留下什麼後遺症,它只是來了,停留一會兒,然後離開。就像雨後的空氣總是特別清新。

 

所以當眼淚來訪時,我學會了不急著關門。我讓它坐一會兒,聽聽它想說什麼。有時候它說的是「你太累了」,有時候是「你在乎得太深」,有時候只是「你是個會感受的人,這很珍貴」。

 

這個世界或許不會因為我的眼淚而有任何改變,困境也不會因此自動消解。但在那個片刻裡,我不再是一個必須堅強的人,不再是一個必須有用的人,我只是一個允許自己感受的人。

這樣就夠了。

 

眼淚不需要道歉,它們只需要被看見,被接納,被溫柔地對待。

有些眼淚,沒什麼用,但它值得被允許造訪。

 

 

 #眼淚 #情緒管理 #自我照顧 #心理健康

TOP